欢迎来到广州馨童康复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9925800445

广州馨童康复科技有限公司

知识资讯

Information

联系我们

广州馨童康复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何老师
手 机:19925800445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公园前路16号后座二楼(花都第三幼儿园对面)

专业文献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专业文献 >

感觉统合训练不等于体育运动!

发布时间:2020-12-19人气:981

     感觉统合于90年代传入大陆至今已有20余年,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被普及,许多人不知道感觉统合是什么,听说过感觉统合的人更多的是把感统训练看成是特殊儿的一种治疗方式,致使许多感统失调的孩子不能在最佳生理优势期得到专业的帮助。事实上,感统失调的孩子(是正常健康的孩子)比特殊儿更需要被关注与帮助,因为,目前有八成以上的孩子被感统失调所困扰,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与身心健康严重受影响,却未被看见和理解。这类孩子都是正常的孩子,所以,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只会用“正常”的标准去要求、衡量与评论他们,孩子们唯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太多的孩子被耽误错待,太多的孩子被感统失调所束缚,太多的孩子因感统失调影响了学业和生命质量,形势非常的紧迫,向大众传播正确的感觉统合观念任重而道远。之所以说任重而道远,是因为打破旧观念建立新观念是最艰难的事情,在传播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种种困难。最常见的是一些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别老把自己孩子当作不正常的孩子”“别老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 “我们以前不做感统训练,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感统训练不就是体育运动吗?你带孩子多跑跑步不就行了?”……对于家人的种种阻挠,先行起来的一方无法解释清楚,内心足够强大的家长,会坚持给孩子做训练,最终用训练效果折服了家人,而另一些本身也存在明显感统失调的家长只好放弃,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身心受困,直到孩子上小学后无法正常上课和应对功课时才着急、焦虑和求医问诊,个别孩子还被医院诊断为多功能自闭症或阿兹伯格综合症。

       不感统训练虽然是以运动的形式进行,但它并非是一般的体育运动,以下例子可以说明。

例一:某高校的体育老师,来体验感统课程。两小时的训练,前半小时他已气喘吁吁,难以继续。二十几年的运动生涯对他的双侧分化不全并没有帮上忙,他在做爬、跑、跳时身体大片用力,虽然他的肌肉很结实,也很有力,但用的都是蛮力,加上身体不恰当用力,所以很快就把能量消耗完毕。从他身体的反应模式可以推测到他在生活、情感、工作方面的固有模式——最用力的那个却也是最不讨好的那个,做事虎头蛇尾,结果总让人大失所望,因为,运动、生活、工作用的都是同一个大脑。他虽然天天运动,但并没拥有一个能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的身体和大脑。

例二:夫妻俩都是体育老师,但是,他们8岁的的女儿小桃感统失调却很明显。虽然两夫妻都很注重女儿的运动健康,从小就培养女儿运动的习惯,但女儿在肢体协调、前庭平衡、视觉空间和上臂肌肉张力等方面却发展得很不足,造成孩子做事费劲、记忆差、容易疲乏等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例三:12岁的男孩阿锋,从5岁开始跟专业教练学乒乓球,练了快7年了,双侧肢体协调却很一般,跑起步来,双手臂不会协调摆动;手臂无力,吊环3秒都坚持不了;视觉空间发展不足,找东西时明明在眼前却看不见;前庭觉发展也不足,学习能力不高。

例四:有一位误认为感统训练就是体育运动的家长,非常地爱孩子,天天带孩子在户外跑、跳、滚、爬一小时以上,却发现孩子越来越坐不住,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做作业越来越马虎,家长遂带孩子找我来测评。在测评中,我发现孩子四肢肌肉张力很足,但全身都是硬绑绑的,没点弹性,肌肉、关节、韧带的柔韧度非常的缺乏。家长由于不了解感统动作的原理,所以,虽然每天都训练,训练内容也经常变换,但练来练去练的还是肌肉和骨骼,肌肉和骨骼发达了,但前庭觉并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孩子前庭抑制困难,变得冲动,急躁。

例五:我小女儿自小就与三个同龄的孩子每天晚上都在小区的院子里玩耍,市面上孩子玩的体育器材如单车、滑板、跳绳、打球等四个孩子都玩得很熟练,这四个孩子还参加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舞蹈等兴趣班。四个孩子当时的运动能力比许多同龄孩子都要好,到了四年级,孩子们到楼下玩耍的时间减少了,渐渐地,我们几位家长发现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变差了,身体变笨重了,脾气也渐渐地变差了。其中有一个孩子,已经开始出现较严重的厌学现象,上五年级时,竟然一个学期都没交家庭作业,考试时作文也不写。

还有更多的实例,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事实说明,感统训练并非体育运动,也并非一般的游戏活动,没有针对性的玩耍和锻炼,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并没有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最大限度的提升。

      那么,感统训练跟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感统训练是通过针对性强、刺激力度恰当的足量身体感官刺激活动,来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结,以便更加完善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展现出更良好的生命状态、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感统训练强调针对性—因人而异,需要专业测评后根据个案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等来设定训练方案;刺激力度恰当—过强过弱为不当;足量—过量或不足量为不当;身体感官刺激—兼顾视、听、嗅、味、触和前庭六大感官;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结—强调形成新网络(这是根本的目标)。而体育运动就拿跑步来讲,长时间的跑步,机体已经习惯同一动作的节律和速度,如要引起大脑的反应,需要更大的刺激量才能达成,这样很容易引起肌肉和骨骼的劳损。另外,长期跑步,身体已经形成惯性反射,无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也能轻松地进行,边听歌边聊天,感觉不在身体上,各感官得不到刺激,大脑对肌肉和骨骼的动作无法产生新的反应,那么,跑步练的就是肌肉和骨骼。骑自行车也是同样的原理,刚开始学骑车时,人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身体如何控制自行车上面,等熟练了之后,根本不用思考,就能把自行车骑得飞快,此时,练的也是肌肉和骨骼。长期单一的跑步或骑车,大脑所使用的都是旧网络,身体动作成为惯性反射,无法刺激新网络的连结,偏离了感统训练的目标。也就是说,当某片区域的神经网络已连结,某种能力得以形成后,再长时间练习同一动作,也只能巩固原有网络而无法再长出新的网络连结,对于需要改善某一特定脑功能帮助并不大。例如,对于身体平衡控制不好的孩子,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刺激前庭觉才能改善平衡情况,如果只是跑步,或做单一运动,帮助不大。就像上述例二、例三中的小桃和阿锋,虽然天天在操场玩,虽然练习了7年的乒乓球,也无法改善平衡感差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无法给予孩子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对于重力感严重不足的孩子,身体协调差,一跑就累—跑步这项运动不适合他;视觉空间感差,一上自行车就恐高,动弹不得—骑车不适合他;身体笨重,一动就摔跤—跆拳道不适合他;手眼协调不好,无法准确接球—乒乓球不适合他。家长和体育老师如果不懂感觉统合理论,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做不到”,甚至会认为“就是不会才要练,练久了就会”而强迫孩子去做,给孩子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和体育老师也因为不了解感统训练的原理而无法设计出适合孩子的运动方案,使这些运动在初期无法帮助到孩子。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活动或游戏,它是个别化、针对性强的、促进身体神经系统完善的智能开发活动,必须经过教育、心理和生理三方信息整合的专业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才能进行有效性的训练。

 感觉统合是人类的本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感觉统合训练正是能够确保一生身心健康,让身体抵抗得了病菌、病毒的侵袭,心理扛得住突然的或长期的压力的最根本保健方法。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帮孩子把身体这个学习工具、一切能力的根,应用足量的针对性感觉统合训练打造好,让他(她)在成长过程中,都能客观、理智、轻松、愉快地面对一切人事物,创造出自己轻松、美好、能够体现出个人价值的愉快人生。同时,强烈建议,全家人一起陪着孩子把感觉统合训练“玩”起来,把感觉统合训练变成一种运动习惯。


标签:

推荐资讯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9925800445

微信咨询
广州馨童康复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